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政策导向密不可分。该发展过程,经历
了长达 17 年的跌宕起伏,走过了迷茫期、培育期、爆发期及新基建期,见证了各企业跑马圈地,或是大浪淘沙成
为行业中坚力量,或是终为泡沫退出历史舞台。
本篇文章,将带你回溯到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发展的起点,重新走过这极具意义的 17 年,细数我国充电桩百折
千回的发展史。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需求。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骗补潮”开始。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动汽车充电需求。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萌芽探索期(2010年之前) | 2006 年,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建成深圳首个电动汽车 充电站,率先开启了国内“电动汽车”时代。 2008 年,为了打造绿色奥运,相关部门建设了国内首个纯电动大巴充电站,可满足 50 辆电动大巴车的充电 需求。 |
孕育成长期(2011~2014年) | 充电桩每年新增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2014 年 11 月 18 日,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 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首次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与充电设施补贴奖励挂钩,提出适 度超前的建设规划,并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充电桩行业 |
粗犷发展期(2015~2018年) | 2015 年,国内“两桶油”开始入局,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 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2016 - 2020 年中央财政将继 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 粗犷发展中,入局企业也逐渐呈现鱼龙混杂的状态, “骗补潮”开始。 |
降温洗牌期(2018年~2020年) | 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市场格局逐渐明晰, 公共充电桩的规模效应开始凸显,行业集中度提高,由特 锐德、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组成了业内第一梯队。 2020 年 3 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充电桩被纳入“新 基建”, 成为七大产业之一,同时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 率加速向上,充电桩迎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同年国务院 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十四五”目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 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 2000 万辆电 动汽车充电需求。 自此,充电桩行业迎来“新基建期”。 |
新基建期(2021年~2023年) | 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 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 模式上将产生变革 |
未来可期 |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 统计,截止 2023 年 6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 665.2 万台,同比增加 69.8%,桩车增量比为 1:2.6。而 在截止 2022 年 6 月的数据中,桩车增量比为 1:2.1,可见, 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建速度仍落后与新能源汽车的 发展速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