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第1篇——WRC简介

说起F1大家可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说起WRC可能就没那么多人知道了。搜乐坊将用几期(具体几期我也不清楚)来介绍一下WRC。能让更多人知道并喜欢上这项运动。

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始于1973年,是FIA国际汽联四大赛事之一与F1齐名,但是与F1不同的是所有参赛车辆必须以量产车研发制造而成,并在世界各地的雨林、泥泞、雪地、沙漠及蜿蜒山路等不同的路况进行比赛,是最严酷的赛事之一,但也是最有魅力的比赛之一,每年全球有近10亿人次通过各种方式观看WRC比赛。WRC是“World Rally Championship(世界拉力锦标赛)”的缩写。拉力赛一词取自英文“Rally(集结)”,表示参赛车辆必须严格按照比赛规定的行驶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分站点目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车子的维修检测。


拉力赛的赛段为各种临时封闭后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区和丘陵的盘山公路、沙石路、泥泞路、冰雪路等,也有无法封闭的沙漠、戈壁、草原等地段。

盘山公路
砂石路
泥泞路
冰雪路
柏油路

RS路段是一般的道路,它连接着两个特殊赛段。因此速度必须遵守比赛当地的交通法规。

比赛路面分为柏油路面及非柏油路面(碎石路面)两大类,法国站是最著名的柏油路面赛事。此外,西班牙站与意大利站也是WRC中知名的柏油路面赛事。但若加上天气的因素,则会有雪地的路面,如每年的蒙地卡罗站与瑞典站参赛车都是在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竞速,在雪地竞赛中使用的是胎宽狭窄的钉胎,来增加轮胎表面压力以取较好的抓地力而全年比赛中就属碎石路面赛站最为常见,碎石路面依其特性不同又约略可分为粗糙的碎石路面以及平滑松软的碎石路面,前者如希腊、土耳其,后者如芬兰、新西兰等赛站。在粗造的碎石路面上比赛,车辆将遭遇路面大小碎石的撞击,悬吊、车轮等相当容易损坏;在平滑的碎石路面上如芬兰等比赛速度飞快,而路面松软如英国站等如果遇到下雨的话,路面将会变得泥泞不堪,非常容易打滑。要在这些严苛路况中竞赛对于车辆与车手都是一大考验。

Super Special Stage路段是为了观众及方便电视转播而设的, WRC史上的Super Special Stage是起源于澳洲站Langley Park SSS, SSS路段长度规划通常只有2公里,而且大多是在工搭建的赛道上进行,是整个比赛中最短的Super Stage,但对观众的吸引力却是最高的,因为观众可轻松的在观众席上,欣赏传统RALLY比赛中看不到的两车同场竞技的画面,而且不必受风沙之苦。

在2011赛季WRC的规则中有这么一个条例:在2011赛季中,每一站WRC比赛都有一个特殊赛段叫超级加分赛段(Power Stage),这个赛段会有洲际或者国际电视台现场直播。正常来说这个加分赛段就是比赛的最后一个赛段,一般全程限制在4~8km之间,电视要至少进行30 min的直播。发车顺序会根据前面比赛前十的名次倒序发车,但是根据承办商的特殊需要也会有特殊安排(例:在瑞典站中Ken Block并非前十名,但是因为他在视频世界中拥有绝对的人气,所以在这个加分赛段里大会安排他第一个发车)。赛段时间会加进车手的总时间里,这个赛段夺得前三的车手将会额外夺得3-2-1的积分,该积分算进车手的年度积分当中,但不会算进车队积分。

超级加分赛段发生在一个仅有4~8km的短道上,所以理论上不会影响到车手前面所有赛段加起来的总成绩排名。但是因为有电视直播,也因为通常这个特殊赛段是在闹区进行,所以无论是对于车手和车队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佳的宣传机会。对于额外的积分,一个车手理论上一场比赛最多可以夺得28个积分,3、2、1虽然不能左右当场次比赛冠亚季军的排名情况,但是在年度积分争夺中,这些分数却显得尤为重要。


2017年wrc第四站在法国站
2015年wrc蒙特卡洛站

2004年至2005年,世界拉力锦标赛的赛站有摩纳哥、瑞典、墨西哥、新西兰、塞浦路斯、希腊、土耳其、阿根廷、芬兰、德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澳大利亚,共16个。其中2004年赛历中的日本站和墨西哥站是第一次出现。

2006年的赛站包括摩纳哥、瑞典、澳大利亚、墨西哥、新西兰、塞浦路斯、希腊、土耳其、阿根廷、芬兰、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共16站。

2009年赛站比2008年删减了3站,只进行12个赛站比赛,分别是:爱尔兰、挪威、塞浦路斯、葡萄牙、阿根廷、意大利、希腊、波兰、芬兰、澳洲、西班牙和英国。

2010年有13个赛站,分别是:瑞典、墨西哥、约旦、土耳其、新西兰、葡萄牙、保加利亚、芬兰、德国、日本、法国、西班牙、英国。

2011年有13个赛站,分别是:瑞典、墨西哥、葡萄牙、约旦、意大利、阿根廷、希腊、芬兰、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英国。

2012年有13个赛站,分别是:蒙特加洛、瑞典、墨西哥、葡萄牙、阿根廷、希腊、新西兰、芬兰、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2013年有13个分站,与2012年相比,新西兰站取消,意大利站提到了6月,英国站收尾,并增加了澳洲站。这13站分别是:蒙特卡洛、瑞典、墨西哥、葡萄牙、阿根廷、希腊、意大利、芬兰、德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英国。

2014年全年将进行12场分站赛。除揭幕战外在蒙特卡洛举行之外,欧洲的瑞典、葡萄牙、意大利、波兰、芬兰、德国、法国、西班牙和英国;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都将举办比赛。

2015年有13个赛站,分别是:蒙特卡洛、瑞典、墨西哥、阿根廷、葡萄牙、意大利、波兰、芬兰、德国、澳大利亚 、法国、西班牙、英国。

2016年有13个赛站,分别是:蒙特卡洛、瑞典、墨西哥、阿根廷 、葡萄牙、意大利 、波兰、芬兰、德国、中国、法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 。

2017年有13个赛站,分别是:瑞典、墨西哥、阿根廷、葡萄牙、意大利、波兰、芬兰、德国、澳大利亚 、法国、西班牙、英国。


WRC比赛依参赛车辆规格的不同,分为原厂组Group N及改装组Group A两大组别。而A组与N组又依排气量的不同将每组分为4小组,分别为:

A组:

A8:2000C.C.以上 改装组

A7:1601-2000C.C. 改装组

A6:1401-1600C.C. 改装组

A5:1400 C.C.以下 改装组

N组:

N4:2000 C.C.以上 原厂组

N3:1601-2000C.C. 原厂组

N2:1401-1600C.C. 原厂组

N1:1400 C.C.以下 原厂组

每一站的比赛每一组最少要要有5部车参赛,否则必须强迫晋级。

WRC比赛中有两项FIA锦标赛,World Rally Car(W.R.Car)组及F2组,在每一站的比赛各组取前十名,分别得到25、18、15、12、10、8、6、4、2、1的积分,车手所得积分可成为车手本身及车队年度积分。

其中World Rally Car(W.R.Car)是包含在A8组中,这个锦标只有汽车制造厂身份的厂队才具有参赛资格,厂队在每一站参赛车辆可以超过两部,但是只有两部车可以成为积分注册车手,除了这两部车之外,其它参赛车所得到的积分与将无法计入车队年度积分。截止到2013年大家所熟知的WRC参赛车与车手,应该都是属于W.R.Car这一组。

F2组则包含于A7组中,所谓F2是指搭载2000C.C.以下自然进气引擎的2轮传动车辆。厂队在全年度必须参加10站以上,且至少要参加两场欧洲以外的赛站。近几年在国际RALLY赛场上由于IMPREZA WRX与LACER EVO取得容易、套件充足,因此造成A8组与N4组的参赛车辆数远大于其他组。


每一站拉力赛包含了两天的实地勘查、一天的机件检查以及三天比赛。每一站赛事被分成三段(Leg),通常每一站大约有15到25个特别赛段(SS: special stage)。SS (Special Stages) 路段就是在封闭管制的路段上进行竞速,1个Leg通常规划有5-10个SS路段,长度通常在10-50公里间,SS路段的规划总长度以400公里为限,WRC就是以每一位车手完成所有SS路段时间的总和来分胜负,计时的单位是0.1秒,而规划的平均速度110公里为限,最高不可超过132公里。

不同的 SS 路段间则以 RS (Road Section) 路段相连接,通常RS 路段就是一般的道路,因此速限必须遵守比赛当地的交通法规,也就是和一般道路用车一样不能超速违规。因此为了让车手有足够的时间到达下一个RS路段起点,大会会提供一段时间,给车手以当地法定速限完成RS路段,并配合警力或军队以维持交通顺畅。而RS路段的计时单位是1分钟,若车手未能在指定时间到达,每迟到1分钟总成绩将加罚10秒。

WRC的积分制度与F1相同,每一站的前十名分别可获得25,18,15,12,10,8,6,4,2,1的积分,车手所得积分可成为车手本身及车队年度积分,全年积分最高的车手与车队将获得世界冠军的最高荣耀。

我们所熟知的World Rally Car(W.R.Car),2004年共有5个车厂参与角逐。

截止到2013年FIA规定每支厂队只能派出两部车参赛,而参赛厂队也必须全年参赛才能角逐年度车队积分。综合这两项规定,车队积分是取具有车队积分车手中成绩最佳的前八位。

参加WRCar组比赛的都是各家的精英车手,比赛起跑出发顺是依照他们的排名,积分领先者首先出发。通常参加比赛的车辆数约90部上下,除了参加WRC比赛车辆之外,其余部分也会穿插引擎动力较低,专为年轻车手所设的JWRC(Junior World Championship)或PWRC(Production World Championship)比赛.2010年FIA,又增加了S-WRC这个新的组别。中国的FCACA车队就参加了。水平要高于PWRC和JWRC,但要低于WRCAR。

厂队在全年度必须参加10站以上,并且至少要参加两场欧洲以外的赛站。


参赛车辆必须为各大汽车厂家年产量超过2500辆的原型轿车,同时对于赛车改装后的尺度、重量以及排量、功率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WRC赛车的2.0升引擎本体跟原来市售车的相同,不同的是它是一部搭配了涡轮增压马力猛兽,最大马力可达300hp,同时并搭配四轮驱动。为了要迅速停下如此高速度的赛车,需要有加大的碳纤维煞车盘片,大小几乎跟一般车的轮圈直径相同。

通常WRC赛车会搭配六前变速箱,通常这个序列式的变速装置会装配在仪表板附近,而不是一般车辆看到的手排。车上也有离合器踏板,但除了从起跑线起跑以外,其它的时间不大需要用到。驾驶只要推拉变速拨杆,其它的动作都由计算机控制。WRC赛车速度每小时超过200km,每十分之一秒都关系胜负,因此不能浪费时间在变速上面。WRC赛车的换档时间大约只需50毫秒,这大约比市售车快了10倍。

为了提升抓地力及安全性,WRC赛车搭配了巨大的18吋胎,雪地则用15吋胎,而轮胎的更换极为频繁。如果你听到车队人员一场拉力赛更换七次的轮胎也不要感到惊讶。在柏油路上,车辆需要平滑的光头跑车胎,雨天就要换成有排水沟纹的雨胎。在碎石路上,轮胎必须厚实以防路上碎石的敲击。在雪地上,加钉的轮胎则是标准配备。


WRC是每辆赛车必须同时搭乘一名车手和一名领航员。车手只管开车,充分发挥自己高超的驾车水平,而领航员既要在比赛期间安排好一些生活琐事,而且还要在比赛时为车手指明每一天比赛的正确方位和路线,并在赛段里及时准确地提供前方的路况。


在FIA组织的WRC比赛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勘路。

勘路是指在正式比赛前,车手和领航员要在比赛开始前的周二或者周三进行赛道的勘测。

每个车组允许通过同一个赛段两次,以尽量贴近真实比赛的情况进行勘测。第一遍通过赛段的时候,车手需要将路况信息反馈给领航员,然后领航员以简短的语言记下这些信息。第二遍通过赛段的时候,领航员报出路书,车手对这些信息再次核对。

勘路车必须是Group N规则的,2升涡轮增压引擎,标准的引擎管理系统、变速箱、传统轴和刹车。必须加装防滚架,赛车桶椅,四点以上认证安全带。勘路车辆不允许张贴任何赞助商的广告。

手通常会有一个维修团队协助勘路,以解决在勘路过程中遇到的任何赛车问题。他们携带常用的维修配件,等待在赛段的终点。

与一般的场地赛车(如F-1)不同的是,WRC赛车第一优先为厂队参赛车辆,依车手积分顺序为顺序,其次为FIA提名车手,其他车手则依报名顺序。一般为前20部车至少要有2分钟的出发间隔。特别赛段(SS)是拉力赛的比赛路线,车手与副驾驶尽全力达成最快完成的时间。比赛路线设在私人道路或公有道路,在比赛时会对大众作交通管制。典型的拉力赛三天内大约有25个特别赛段。各个赛段之间由公有道路连结,在公有道路上所有的比赛车辆必须遵守当地的交通法规。每个赛段长度不尽相同,从5到60公里都有,车辆在每个赛段都会被计时,最小计算到十分之一。

忘掉习惯的所谓"第一个冲线的人得胜"的传统竞速比赛。WRC车辆彼此间并不直接竞争。跟他们竞争的最强对手是时间。每台比赛车间隔一至二分钟出发,每台车都会计时并输入FIA的计算机。除非有人在路上遇到麻烦如抛锚,否则选手很难在比赛路线上看见他们的对手。赛事最终,由使用最少时间完成赛事的车辆获得胜利。

所有16个分站的赛事结果目标在取得两个FIA世界锦标:车手冠军及车队冠军。第一名的车手可获得25分的积分,第二到第10名分别获得18分、15分、12分、10分、8分、6分、4分、2分、1分,将车队中2位车手的积分相加便等于车队积分。

拉力赛的路线是由严格的时间表所控管。车手迟到或早到都会受到时间的处罚。时间以比赛出发所在地点出入口的时钟为准。车手每迟到一分钟会被罚10秒,时间加到个人总时间当中。如果车手在出发时迟到超过15分钟,或是一个赛段(leg)迟到30分钟,或是整场拉力迟到超过60分钟将有会被取消比赛资格。

完成几个赛段的比赛之后,车辆可以到指定的维修区域进行为期20分钟的维修,维修过程会被严密监控。维修区的维修人员由车队成员所组成。每一天的比赛结束后,维修人员可以有比较长的45分钟维修时间,时间到车辆会被管制在停车区当中直到隔天早上的比赛开始。如果维修超时也会有加时的处罚。


一个拉力车手依靠他的领航员来得到赛段的信息。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优异的表现,车手必须遵循领航员的指示,特别是在夜间的赛段中。以下是WRC路书中的词语:

Left或Right表示左弯或右

One、Two、Three、Four、Five或Six表示弯道缓急

One表示最急,Six表示最缓(数字表示这个弯所允许的档位)

Care表示谨慎驾驶

Caution表示前方有危险,很容易造成车辆损坏

Hairpin表示非常急的回头弯

Open表示道路宽阔

Narrow表示道路狭窄

Tightens表示弯道越来越急,也可理解为弯道半径越来越小

Through Gate表示即将通过大门或门洞等狭窄处

Crest表示路面斜坡的顶端

Bump表示路面颠簸

Jump表示路面在前方上升,如果速度过快车辆将离地

Bad Camber表示路面中间高、两边低

Cross Road表示十字交叉路口

Junction表示前方有岔路

Over Water表示经过河流或积水路段

Over Jump表示赛车将飞跳并离开路面

Bridge表示赛车将驶上桥梁

Slippery表示湿滑路面

Tarmac表示柏油路面

Gravel表示砂石路面

Snow表示积雪路面

Ice表示结冰路面

Tree表示小心路边的树木

Ditch表示水沟或深沟

Cut表示弯道内侧没有障碍物并允许赛车狠切过弯

Don‘t Cut表示弯道内侧有障碍物并严禁赛车狠切过弯

Middle表示赛车应保持在路面中央行驶

Inside表示赛车应保持在弯道内侧行驶

Outside表示赛车应保持在弯道外侧行驶

Into表示“紧接”的意思,即上一弯描述和下一弯描述之间的连接词

示例:

“100,4 Right“ 表示前方100米有个4档弯。

“70,2 Left And 6 Right“ 表示70米前方有个很急的左弯,并紧接一个高速右弯。

“30,Turn 3 Left,Care Rocks Outside“ 表示30米外有个3档左弯同时弯道外侧有岩石。

“6 Crest“ 表示可以全速通过前方的坡顶,下坡处也没有弯道。

以下是索博格的路书:

路书一:Start,30,Keep left over a crest into short 4 right plus opens,60,crest and 6 right plus and don‘t cut short 6 left minus. (解读:起步,行使30米,保持左线,飞跳,进入4挡短右弯,路变宽加速,行使60米,飞跳,6挡右弯,保持中间线路(勿切内),6挡短左弯,半开油门通过。)

路书二:60,line into 2 right minus over a bump tightens to a hairpin over a ditch. (解读:行使60米,保持左线入2挡右弯,路颠簸,路变窄,至发夹弯,过沟渠。)

路书三:Into 6 left long opens over a crest,30,6 right into 3 left plus don‘t cut tightens to 1,into a short 1 right plus and short 2 left (解读:入6挡长左弯,飞跳,行使30米,6挡右弯,连3挡左弯,加速,保持中间线路,路变窄,入1挡,入1挡短右弯,加速,连2挡短左弯。)


起点/终点城镇: Santa Maria da Feira(圣玛丽亚达)

路面 : 碎石

特点 : 滑溜的山路

经典的拉力赛事,天气通常都很好,碎石路面造就好的观赏性。然而只要一下雨,路面状况变得很差,是极难的赛段。这也是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赛事,路面频繁的高坡促使赛车跃起很高很远。葡萄牙的观众的热情和赛段的危险曾导致几个观众丧命。

起点/终点城镇: Cardiff(卡地夫)

路面: 碎石

特点: 泥泞、起伏不断的赛段

用这拉力赛作为结束赛事是一个传统。这拉力赛在冬天举行,经常是阴天和大雨的天气。原本设置在Wales和Scotland南部,而2000年完全在Wales的树林里进行。一直到2013年英国车手Colin McRae 和 Richard Burns在这里赢得过多次胜利。

起点/终点城镇: Perth(伯斯)

路面: 碎石

特点: 树林中十分狭窄而又高速的赛道,碎石路面是很滑的

这拉力赛的路面很特别,是很薄的一层碎石,所以附着力很小,有经验的车手才能在这取得胜利。而赛事组织很好,加上风景美丽让参赛队伍都十分喜欢这里。

起点/终点城镇: Aukland(奥克兰)

路面: 碎石

特点: 山区里的高速、平坦赛道

车队一直批评这个拉力赛事,因为很少媒体播放这里的比赛。但车手们都很喜欢这里的赛道,因为这里的路面维护得非常好,车手在这里能把极限发挥出来。

1977年开始成为WRC赛事之一。原本在六、七月举行,是这里的冬天,经常下雨。而2001年推迟到九月,从而天气好些。

起点/终点城镇: Sanremo(圣雷莫)

路面: 柏油路

特点: 阿尔卑斯山的山路

1973年开始成为WRC赛事之一。Michelle Mouton就是在这里第一次成为WRC中的女冠军车手。

这拉力赛原本有碎石和柏油路混合路面,1997年开始成了单一的柏油路拉力赛。和蒙地卡罗拉力相似。举行赛事的时间是十月,天气比蒙地卡罗拉力好,不过经常有下雨和大雾给这拉力赛增加点情趣。

路面: 碎石

特点:在树林中的赛道,宽而高速,却又有很多的跳跃路面

这拉力赛有别名“千湖拉力赛”,是速度最高的拉力赛事,而跳跃很多,对地形的熟悉是很重要的,1990年之前赢得这拉力赛的一直都是本土车手。Carlos Sainz 和 Didier Auriol、Markko Martin、Sastien Loeb分别在1990、1992、2003、2008年赢得冠军。

路面: 碎石

特点: 主要在山地和丘陵上的山路进行

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举行拉力赛。一直高温的天气加上不时的热浪导致很少赛车的引擎能坚持到最后。这是最困难、最考验赛车承受能力的拉力赛事。

起点/终点城镇: Cordoba(科尔多瓦)

路面: 碎石

特点: 多数赛段设置在高海拔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上世纪80年代就成为WRC赛事。这是车手们最喜欢的拉力赛事之一,因为这里有多变的赛道和优美的风景,另外当地居民对比赛队伍十分热情。

海拔最高的拉力赛事,要求特别注意引擎的设置。另外要有坚强的车身以承受路面的断续和颠簸。原来是在冬季举行的,1997年开始提早两个月让比赛的天气好一些。

起点/终点城镇: Lloret de Mar(加泰罗尼亚——

路面: 柏油路

特点 :高速宽阔的柏油路,但路面组织经常突变

在西班牙境内,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举办拉力赛。多种柏油路面组织让熟悉这路面的车手有更多优势。

起点/终点城镇: Ajaccio(阿雅克肖)

路面: 柏油路

特点: 科西嘉山区上十分弯曲的赛道

1956年开始举行赛事,当时在11月进行,是所有人都害怕的拉力赛,因为雨天加上树叶使路面十分滑。1979年改为五月比赛,天气好得多了。2000年开始有改为10月进行。

这拉力赛被成为“10000个弯的拉力赛”,因为赛道十分弯曲而又狭窄。在这拉力赛胜利的经常是法国车手。

起点/终点城镇: Karlstad(卡尔斯塔德)

路面 : 雪、冰

特点 : 主要是丘陵地区冰冻的森林内的高速赛道

唯独一个完全在雪地上进行的拉力赛事,甚至有的赛段设置在冰封的湖面上(要求冰层厚度最小80厘米)。镶钉的轮胎在这里是必须的。由于气候严寒,只有适应这里气候的瑞典人和芬兰人能在这里夺得冠军。

蒙特卡洛

起点/终点城镇: Monaco(蒙特卡洛)

路面 : 干燥或者冰封的柏油路

特点 : 山路,附着系数多变,要求高技术

Monte Carlo拉力赛是历史最悠久的也是最有声望的拉力赛事之一,1911年就开始举办拉力赛事。


1、WRC在各站比赛选择在世界各地的特色地点,高原、沙漠、山地、雪域,再加上穿越众多当地集镇、特色建筑,视觉感一流。

2、与F1昂贵的票价不同,WRC不但不用买门票,而且可以自己选择赛段并站在赛道边上最近距离接近比赛接近赛车,自由度和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远超其它任何赛车。

3、F1虽然车速高,但车辆始终沿着赛道上固定的线路平稳行驶,而WRC赛车虽然车速没有F1快,但是车辆驶过时会带起滚滚烟尘,而且还会出现跳跃、侧滑、冲水等漂亮场景,同一弯道不同车手的过弯表现也会截然不同,更具有欣赏性。

4、WRC赛车都是量产车改装,对于多数作为车主的观众而言,更容易产生共鸣,各种具体改装项目对于狂热爱好者而言也完全有效仿的可能。

5、由于路况的复杂以及赛道的漫长,WRC的悬念及意外发生率都远超F1,让人感觉更加刺激和扣人心弦。


https://www.zhihu.com/video/914097968066494464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AFT博客 » 【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第1篇——WRC简介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